我的急救包
急救一直是我很傷腦筋的部分,有想過參加WFR 野外急救課程,又覺得沒在用一下子就忘光光,然後又好貴。三角巾和擔架作法久沒用也都忘了,應該要來複習了。最近有練習了膝蓋和腳的紮貼,覺得對膝蓋痛和腳踝扭到有幫助,也可以用在拇指外翻和扁平足,要再找人試試。
就算是跟著有嚮導的行程,最好還是自己準備自己的急救包,藥物部分更是必備,記得根據醫事法,嚮導不能給藥的。
大片防水ok繃:稍大傷口上藥後防水用。
Coloskin 液態防水OK繃:較小傷口用。常用,瞬間止血,痛得要命。
FLUCORT F膚潤康F皮膚炎軟膏:擦皮膚過敏等異狀。擦過一次,有效。親友日本帶回。
鹽巴:抽筋前吃、螞蝗鹽浴。
O’TOM Tick Twister:拔八角怪用,還沒用過。親友德國帶回。http://www.otom.com/how-to-remove-a-tick
碘酒棉棒:擦碘酒。常用。
10ml針筒:傷口較大片的話,稀釋碘酒,然後用針筒清洗傷口。還沒用過。
4”x4”紗布:一包約兩片,準備2-3包。大面積傷口敷料用。還沒用過。
彈性繃帶:纏繞在頭部或較寬的部位,固定敷料加壓止血。
透氣膠帶:黏紗布、貼ok繃後再纏幾圈、要纏Leukotape P之前先上透氣膠帶。
Leukotape P:我用來代替彈繃在肢體比較窄的地方。也可當成肌內效貼布,紮貼過膝蓋、腳踝、水泡熱點,很有用。http://gearinmountain.blogspot.tw/2015/07/gear-of-weekleukotape-p.html
攜帶型人工淚液:0.5ml一支,眼睛有異物時可以點,希望能流出來。帶隱形眼鏡眼睛太乾時,我都拿來點。
水泡與皮膚乾裂對策:軟膏,慢慢抹上加以按摩,可以在皮膚形成薄膜,減少摩擦。也可以讓皮膚較不親水,如果預期會下雨,我行走前會先抹上,這樣鞋子進水腳底就比較不會皺皺的,腳底一皺就會增加摩擦力,走起來很不舒服,也容易起水泡。我從這裡買http://www.mountainlaureldesigns.com/shop/product_info.php?cPath=24&products_id=150
最小支的瑞士刀:有刀片、一字起子兼銼刀、剪刀、鑷子、牙籤。http://24h.pchome.com.tw/prod/DEAL1D-A40982010?q=/S/DEALIB
針線:把線纏在小塊的紙板上。
牙線:纏在小塊的紙板上。
別針:有需要的話可以把衣袖和衣身別起來,類似三角巾吊著手的功用。
高山症小抄:把之前聽王士豪醫師講課的症狀整理出來,照著小抄去檢查不適的症狀,然後用藥。請參考http://youmaywanttoknow.blogspot.tw/2013/06/blog-post_24.html
普拿疼加強錠:感冒時吃。上次走北一段時,看到凝結在岩石上的冰柱就拔下來吃,結果到中央尖溪山屋時就感冒了,吃了隔天就好多。
看醫生拿的藥有:
1. "紐約"新黴素軟膏:跟醫生說想拿燙傷藥,給我這個,預防各種傷口感染。分裝成小罐,還沒用過。
2. 安眠藥:我上山很不好睡,會吃。
3. 類固醇:治療(無預防作用)急性高山症和腦水腫、消炎止痛。用在止痛過一次,有用。使用方法請諮詢醫師。
4. 單木斯:預防或治療過急性高山症和腦水腫。蠶豆症、懷孕、對磺胺類藥物過敏者禁用。使用方法請諮詢醫師。
5. 治療肺水腫的藥?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