輕量化
相較於其他種類的運動,多天數的爬山行程,是日常生活的延伸,要怎麼穿、要怎麼吃,和要怎麼睡,這些都是很個人的選擇。而輕量化是己身觀念的轉變,是認識自己的一個過程,漸漸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麼,不需要什麼。以攜帶的食物來說,剛開始爬山時總是擔心吃的東西不夠,會多帶很多,若是每次行程記錄自己吃的量,一段時間之後,就能開始適當拿捏。如此不但能更了解自己的身體、減少廚餘和垃圾,也展現了優雅的從容。
觀念決定了做法,不同做法所需要的裝備就有差異,所需的技能也會不同。譬如搭帳篷和外帳的選擇,或是飲食如果只需燒開水沖泡,那麼就可以用酒精爐來代替瓦斯爐頭。輕量化能讓我們更了解自己、裝備在行程中所能做到的極限,對行程的規劃也會格外謹慎。
輕量化不是犧牲安全來讓背包變輕,相反的,是要在安全的前提下來輕量化。所以,在著手輕量化之前,先確定哪些是必備裝備,也就可以發現哪些是可以不用帶上山的東西。然後再檢視“必備”裝備能不能被取代,或是根據行程特性可以有不同選擇。譬如說雨衣是不是一定要有3L的硬殼(hard shell),或是不是一定要穿高筒的登山鞋。當考慮這些問題的時候,就會增進裝備的知識和吸取別人的經驗。
用錢買更輕的裝備可以是輕量化一開始,也可以是最後的步驟,譬如更輕更保暖的睡袋和羽絨衣﹔把原本尼龍材質的外帳換成碳纖維的外帳﹔把原本鋁的鍋子換成鈦的鍋子﹔把原本的爐頭換成更輕更有效率,且不需要擋風板的爐頭。
沒有人喜歡揹重,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用自己的方式在輕量化,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經濟能力選擇自己想要的輕量化程度。透過不斷地充實登山知識,調整自己對登山的想法,如此背包裡的裝備就會開始改變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