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登山衣物--中層(保暖層)

保暖層要能把底層(排汗層)吸收上來的汗水散發出去,並把體熱留在保暖層中,減少熱度的流失。行進間若天氣不冷,大多穿不上保暖層,身體產生的熱能就足夠保暖。休息時穿上保暖層保暖,但在高山上往往身體還是會冷掉,因此出發後保暖層先繼續穿著,等到身體暖了才脫掉。


保暖層常見的材質有刷毛、合成纖維和羽絨。
²  刷毛:在三種材質中,把汗水散發出去的功能最好,在長時間濕冷的天氣下,保暖度也最好。和底層衣物一樣,刷毛布料越厚越保暖,也越重。現在兼顧重量與保暖度的刷毛外套幾乎都是使用POLARTEC公司的材質。

²  合成纖維抵抗溼氣的能力,與保暖度在刷毛和羽絨之間。有人甚至說就算淋濕了還是能保暖,不過我想應該大打折扣。近來在我所接觸一起爬山的朋友間,對primaloft這合成纖維所做成的保暖層外套評價很高。有些品牌以頂級的primaloft纖維,加上超輕量的表布,將重量控制在500g之內。保暖度、重量和壓縮性沒有羽絨好,但比較不受濕氣影響。只比刷毛重一點,保暖度卻高出很多。就保暖層來說是個中庸的選擇。

²  羽絨:羽絨越蓬鬆,保暖度就越高,衡量蓬鬆度的單位是fill power,通常是700~850。而絨重(Fill Weight)是指羽絨外套所含的羽絨重量(也就是扣除表布、拉鍊後的重量),越輕量的羽絨衣,相對填充的羽絨就越少。


我的保暖層
² 羽絨衣Mountain Hardwear Ghost Whisperer Hooded Down Jacket212g800 fill power,絨重79g。當初看到這件時,fill power和絨重規格上看起來比WMHooded Flash Jacket差一點,但考慮到價格比WM便宜很多,且在美國知名的裝備評比網站outdoor gear lab的羽絨衣評比中,獲得的分數是最高,就從美國網站買了回來(台灣似乎沒進這款)。現在早春和秋冬的中級山、四季高山,我會帶著這件羽絨衣當作保暖層。除了雪季的高山(因為我還沒在雪季上過山),我在四季的郊山、中級山與高山,行進間都穿不到保暖層,5~10分鐘的休息時是穿屬於外層的風衣或雨衣來擋風,如果有比較長的午餐時間,氣溫又低的話,才會拿出保暖層。大部分的情況是,到了營地休息或晚上時才會穿上保暖層。這件羽絨衣也是睡眠系統的一部分,在睡袋裡若還是冷,就穿上這件保暖層,如果不冷,就拿來當枕頭。之前有寫過這件衣服,請參考Mountain Hardwear Ghost Whisperer Hooded Down Jacket



²  配件我的配件如羊毛保暖帽、羊毛或power stretch材質的手套和BUFF頭巾(圍脖子用),我覺得都算是我的保暖層,也是睡眠系統的一部分。也就是我可以把全身都包起來,感覺上這樣比有一件很厚重的中層保暖衣來得保暖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