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山前,我會做的準備
8/15有帶協會的龜媽坑古道行程,領隊訂的踏查時間我沒辦法去,上上周找幾個夥伴就先去走了。沒有走過龜媽坑,Barry說:「由虎子山上去,不會去遠望坑山桶盤堀或是草嶺古道,只到大湖山福隆山,就下東線。」於是我google了虎子山、龜媽坑古道、龜媽坑東線這些關鍵字,除了google網頁外,我也會google圖片,可以經由圖片連到圖片來源,而有很多圖片來源的網站是網頁查詢不會出來的。一番查詢後,我覺得登山補給站的這個紀錄,和另外一個網站找到的航跡圖(藍色粗線條是我用小畫家畫的,是預訂走的路線)比較符合我的需求。
接下來我會用地圖產生器來製作地圖,這個部落格寫得很好,大家可以參考。現在的地圖產生器更好了,最後產生時如果勾選包含山友 gps trace,那麼印出來的地圖上就有軌跡了(在瀏覽頁面可以下載山友上傳的.gps或.gdb)檔案,如下圖。
工具>全球衛星定位>從檔案匯入
爬了那篇文之後,已經大概知道登山口的位置,可以運用街景服務來看看要怎麼走到登山口。把滑鼠移到畫面右方的視角控制與放大縮小,就會看見一個小小的人形,如下圖紅色圈圈
滑鼠左鍵按著人形,拖移到剛剛匯入的軌跡上方,然後放掉,如果軌跡是在道路上的話,那麼就會進入街景服務
按滑鼠左鍵點道路就可以前進,按住不放就可以旋轉視角。道路上有藍色的線條,這就是gps的軌跡,跟著軌跡走就可以找到登山口了。例如軌跡在這邊轉彎,就是該文敘述中的” 路燈桿(編號647071)叉路,前續往龜媽坑產道;取右往【福德廟、虎子山街民宅】”用google earth可以看得很清楚,根據紀錄,右轉3分鐘後就可以到達登山口,3分鐘應該不會出甚麼差錯了。
我會把找到的資料作成PDF檔(剪貼到word裡再轉存成PDF檔),用PDF Reader這個app裝在手機裡,圖片也可以丟進去。
ps.有軌跡的經建地圖、指北針和可以顯示TWD67六字座標的電子裝置,要經過定向定位和地圖判讀的訓練,並抱著最大的善意去相信自己的能力,才能真正發揮用處。
您好,我也有趣米亞桑迷途自處師大場那場,我想你應該就是那位提及自己上山前會是先用相機照起來,對照以防自已走錯路的那位大哥吧!!!就在去上課的前一天我才在你這裡學做地圖的技巧,所以那天政翰上課的時候我還可以講給我朋友聽。
回覆刪除很謝謝你把資訊分享在這裡,讓我學到了好多技巧,謝謝你花了這麼多寶貴的時間傳授這些寶貴的經驗,再次感謝~
現在才看到你的留言,哈哈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