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雪山主東免揹行程建議裝備

免揹行程是有請高山協作員協助,提供睡袋、早晚餐和點心、煮沸的行動水。七卡山莊和三六九山莊的床鋪有薄薄的泡棉,以夏天來說或許不用準備睡墊。不用準備帳篷、睡袋、睡墊這些比較貴的裝備,其他必備個人用的裝備在一日的郊山或中級山行程都可以用得到,甚至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得上,或許這樣的行程或許很適合第一次爬高山也說不定。
雖然說爬山的裝備因為觀念想法的不同,每個人多有差異,但如果是以安全為前提,也就大同小異了。如果沒在爬山的張媽媽今年夏天突然想爬雪山主東,我會先帶著她爬郊山和中級山,從簡單的A行程開始,走到一點點B的行程,我想六~八周應該就夠了。裝備會買下列的裝備給她(參考http://100mountain.com/ 找得到的,若去別間戶外用品店買或在網路上買,可以參考材質與價位)
Ø  行進間---衣物
²  底層長袖排汗衣
之前寫過關於底層(排汗層)請參考這裡
100% polyester 聚酯纖維是薄的排汗衣最常使用的材質,這件我覺得就可以了,價格也便宜。
²  快乾長褲
褲子也是一樣選擇快乾材質,褲子通常會以聚酯纖維去混紡尼龍(耐磨)或彈性纖維(機能、舒適),夏天的話不用選擇太厚,下半身通常不太怕冷。
²  鞋子
登山鞋低、中和高筒的選擇和背包的重量有很大的關係,因為是免揹行程,背包的重量應該不會超過七、八公斤,雪山主東的路線也比較單純,時間也不趕可以慢慢走,所以我會買有gore-tex防水、低筒且鞋底止滑的鞋子,搭配簡易的套式護踝給張媽媽穿(我聖稜、北一段都這樣穿了)
護踝用這種的就可以了
http://24h.pchome.com.tw/prod/DEAQ2Y-A50041109?q=/S/DEAQ8D
²  襪子
襪子要是羊毛襪(多會混紡尼龍與彈性纖維)birdgedalesmartwoolicebreaker都好,羊毛比較厚較耐磨,不容易起水泡。濕了也能保有一定的保暖作用,濕濕地穿著也比較不磨腳,也比棉快乾。
如果揹七、八公斤,穿低筒的鞋子,我會穿一雙中等厚度的羊毛襪,不會買到最厚,要不要再穿一雙排汗裡襪都好,買鞋子時要把打算穿著的襪子帶去穿上來試穿鞋子。
²  帽子
可以保暖也可以遮陽,在高山上頭部的保暖很重要,就算是夏天行進間也要戴著帽子,頭部若著涼,很容易有高山反應。
夏天高山我覺得戴這種薄的就可以了
²  兩截式雨衣雨褲
之前寫過關於防風防雨外層,請參考這裡
如果風大,雨衣在行進間可以擋風。夏季行進間休息,如果天氣好,似乎不用穿到保暖中層,套上雨衣也就夠了。以這樣的季節和行程的特性,我覺得不用穿到gore-texeVent這些透氣材質的雨衣,現在很多大廠都有自己的透氣材質,價格便宜很多,甚至達新牌的雨衣也可以,只是重了點,不過這個行程揹很輕,應該還可以接受。雨褲的話我一向都穿百岳的雨褲,輕且便宜。
²  手套
在高山上,不論哪個季節,只要下雨又颳風,那就會很冷,一雙非棉製的手套我覺得是必要的裝備,一般棉製的工作用手套在高山上一淋濕就變冰的了。多花個幾百塊買PolartecPOWER STRETCH材質就更好了,就算濕了也有保暖作用,也很快乾。

Ø  行進間---裝備
²  背包
以這樣的行程揹七、八公斤,我想40公升左右的背包應該就可以勝任了,如果40公升還不夠裝,那肯定是帶太多東西了。背包的好壞很難說,適合自己的背包就是好背包,當然大廠牌的背包在揹負系統下的功夫和資源的確是比較多的。
我個人的喜好是不會選osprey,但100mountain40公升左右的包只有這個選擇。不過這個牌子很多人揹,我想應該有它的優點吧。
²  登山杖
可以幫助行進,單杖或雙杖都好。
我會推薦墾趣生活賣的,便宜又輕。
²  頭燈
亮度至少60流明,如果是隊員跟著走,不用找路條或路徑,且頂多摸一下早黑的行程,我想80流明也就夠了(就算是行程耽誤,摸晚黑也綽綽有餘)
²  大的塑膠袋(背包內套)
打包前先放一個大的塑膠袋進去背包,最好是厚一點,這樣裝東西進去時比較不容易破,功用是防水。40公升的背包,大小大概買75x100cm左右。我有去這裡買過
http://c-r-packing.eyp.com.tw/eyp/front/bin/home.phtml
²  背包套
套在背包外面防水。

Ø  備用衣物---行進間若淋濕回到山屋換穿的衣物
背包裡頭一定要有一套乾的備用衣物,淋濕了到山屋或營地時換穿,隔天起床再換上前一天淋濕的衣服繼續前進。如果第二天天氣好,走一走也就乾了,如果天氣繼續不好,多準備幾套衣服都不夠用阿。
高山晚上,在山屋或營地活動時,可以穿戴小配件,如保暖帽、頸巾、手套、襪子對保暖很有幫助,重量也輕。
²  底層長袖排汗衣
同行進間
²  底層貼身褲(衛生褲)
我有從愛買買過聚酯纖維的衛生褲,幾百塊,雖然重了點,但這樣的行程是可以接受的。不用買太厚,褲子是睡前才換上,穿著鑽進睡袋。
²  襪子
同行進間。
²  毛巾
棉的小方巾或吸水毛巾都可以。若淋濕,換上乾衣物前擦身體用。
²  保暖中層
之前寫過關於保暖中層,請參考這裡
夏天免揹的行程,若剛開始爬高山,我會建議買輕量的刷毛外套,雖然比起羽絨或化纖填充的外套重了些,但保養容易,價格便宜,在山下平常時三季也都可以穿。如果預算充裕,比較輕且收納體積小的羽絨是很好的選擇。
這件Polartec Classic 200的厚度對仲夏的高山來說,搭配保暖帽、圍脖子的頭巾和薄手套應該就夠了。如果比較不怕冷的人,Classic 100應該也可以。
²  保暖帽
羊毛或化纖都好,是到山屋晚上時戴的。
²  魔術頭巾
很好用,可以當頭巾或頸巾。
²  薄手套
羊毛或化纖都好,是到山屋晚上時戴的。
²   
Ø  餐具與飲水
²  鍋具
不自己煮的話,不用買套鍋,只需要一個有蓋的鍋子,可以裝飯來吃,可以泡泡麵就好了。我想至少要要600ml的容量。
²  筷子湯匙
我想就帶山下用的環保餐具就可以了,應該不會有鑄鐵筷子或湯匙吧。
²  水壺
要帶那種可以裝熱水,BPA free的水壺,因為免揹行程熱水一煮開就會要大家來裝,沒有時間放到涼。容量的話,與其買一個1000ml的水壺,我會建議買一個400-500ml的水壺,再搭配一個500~750ml的保溫瓶,另外再準備375~500ml左右不耐熱的水袋或寶特瓶裝放到冷的開水或生水。這樣在使用上和打包上會比較有彈性。
²  保溫瓶
到山屋後多喝水可以緩和高山反應,保溫瓶可以在半夜起來或一早起床就有熱水喝。膳魔師或象印的都很好。
Ø  其他
²  行動糧
免揹行程會提供早晚餐和點心,但行進間自己要準備零食來補充熱量。以這個季節和背負七、八公斤的重量來說,我想每兩個半小時吃一條RITZ麗姿餅乾的量差不多。
²  補給食品
嬰兒用葡萄糖粉、寶礦力粉、鹽巴、能量棒、BCAA膠囊、熱飲沖泡包。
²  電源
頭燈備用電池,相機、手機備用電源,或行動電源。
²  個人藥品
在山上嚮導是不能給隊員藥品的,所以最好自己帶。止痛藥、消炎藥、腸胃藥,如果可以,最好能去診所拿高山症的藥(如丹木斯)並詢問醫生使用方法
²  外傷急救
雖然說帶隊的嚮導都會帶急救箱,但自己帶上也沒甚麼不好啊。碘酒棉花棒、防水ok繃、燙傷外傷藥、紗布、彈性繃帶、透氣膠帶。
²  個人衛生用品


如果有耐心看到這邊的人,應該比較不會對下面的話反感吧。爬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是很危險的事,心理和身理上應該都要做好準備,上述的裝備我覺得是剛開始爬高山,免揹行程很基本、必備的裝備,就算只爬一次,就算能夠借到,我覺得還是自己買比較好,因為阿,要花錢就會自己做功課,或許就會知道為什麼要準備這些東西了。希望每個上山的人都能平安下山。

留言

  1. 請問版主可有推薦的登山枕頭(輕量)謝謝.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hi,我是用Klymit Pillow X ,給您參考

      刪除
    2. 了解,謝謝您的分享。

      刪除

張貼留言